通知公告
-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拟聘人员公示
- 2024年嘉定区教育系统正高级教师晋升三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名单…
- 2024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土建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嘉定区)…
- 2024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机电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嘉定区)…
- 2024年下半年上海市嘉定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2019-05-27 点击数: 次
自2017年以来,嘉定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根据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捷化和优化营商环境计划”的要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深入探索分层分类监管模式。期间,大队共排查服务业密集商务楼(园区)147幢,物业公司110家,涉及企业2931户、从业人员51131人。开展重点欠薪欠保企业监管,查实欠薪企业264户,为13284名劳动者追讨工资6296万余元。对涉及拆违、搬迁、污染、危化等200余户重点企业进行监管,化解群体性劳资矛盾7起。
2018年各项工作指标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良好态势,即:案件总量明显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18.4%;违法行为明显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1.5%。虽然整体呈现两个明显下降,但执法难度不断增加,执法力度大大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分级分类监管”的理念,有效提升了执法工作水平,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智慧监察,给优劣企业开“诊断书”
利用智慧监察平台,将实际经营地址在本区的企业纳入诚信分类平台数据库。根据企业守法诚信评价信息指标内容,本区将存在欠薪欠保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列为C类;企业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但不属于C类所列情况的,列为B类;被评为“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的”,列为A1类;经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检查未发现违法行为的,列为A2类。主要依据为:企业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的情况;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其他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截至目前,数据库内95.58%的单位是A类单位,2.93%的单位是B类单位,1.49%的单位是C类单位。
二、精准监察,和谐企业的两张“免检牌”
根据分级分类监察的理念和相关规定,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精准发力,结合区域内企业情况,发放两张“免检牌”,即对于三年内未发生劳资矛盾的民营企业及上市企业、和谐关系达标企业不纳入劳动保障专项检查和“双随机”监管抽查范围。目前,211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已列入享受监察免日常巡检企业名单(被举报投诉后取消免检资格)。
此外,对于被评为A类的企业,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适当减少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对于被评为B类的企业,适当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督促其尽快改正违法行为;对于被评为C类的企业,将列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由此,有效分配了执法资源,同时也减轻了守法企业的负担。
三、分类监察,监管模式“立体化”
为顺应新时代监察工作的新要求,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不断升级原有的监管体制,从街镇协调队单一管理变为区、镇、村(园区)立体监察,从一线排摸、重点监察变为全面排摸、主动调解、深度监察的工作模式。通过街镇协调队员先行了解排摸劳资矛盾,第一时间调解,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主动介入,第一时间处理劳资矛盾。同时,依托联系人制度平台,通过建立微信群、进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网格小讲座等载体,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法宣、用工指导等活动,不断提升各街镇劳动关系联系人的业务水平。建立联系人反馈机制、群体性矛盾通报机制和个案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劳资动态,从源头上抢占先机,使各类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信用监管,给优劣企业建“诚信档案”
近年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依法征信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广泛征信,及时录入本区社会信用系统,积极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对违反规定的劣质企业建立失信“黑名单”。对一些拖欠工资行为较顽固的“老赖”企业,借助两法衔接、欠薪移送的工作机制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认定、推送的工作模式,提升违法成本,加大惩戒力度。2018年至今大队共移送恶意欠薪案件5起,列入“黑名单”企业3户,并通过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