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四式”教学提升培训实效

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数:

 

嘉定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紧紧围绕加强调裁衔接,结合本区调解员队伍自身特点和素质状况,以岗位为基础、职责为依据、问题为导向,开展“四式”教学,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切实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清单式”选学。立案受理庭、调解管理庭、仲裁庭以及综合办公室根据业务内容,仔细梳理了10项培训项目清单,明确了具体学习内容和建议学习时间,便于调解员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精细化、具体化、个性化培训课程,将大锅饭培训向私家小炒转变,真正做到按需施训、对症下药。

二是“互动式”促学。各庭室根据调解员选择的培训项目确定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工作具体落实,做到有问必答、释疑解惑。如仲裁庭旁听庭审项目中,案件承办仲裁员即为带教老师,调解员应在庭前阅看案卷、了解基本情况,开庭时旁听学习仲裁员的案件审理技巧,并做好记录,庭后就仲裁请求支持情况作出初步判断并与仲裁员进行讨论,将大课宣讲方式向小课交流转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三是“精准式”助学。针对部分街镇调解员队伍新老更替,新进力量不足且工作经验缺乏的问题,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结合各街镇的实际情况,以“补齐短板、提升能力”为目标,开展“精准式”培训,由立案受理庭派业务能手下沉基层一线,对街镇调解员进行窗口接待规范、立案受理业务和业务系统操作等方面的培训。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点对点练的方式,将形而上理论学习向形而下具体实操转变,真正做到精准施教、效果显著。

四是“成长式”教学。对于新进调解员,街镇调解中心可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同协商并拟定长期培养计划,挂职培训从数月至半年不等。今年5月,新成路街道调解中心推荐了一名新进调解员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培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其精心制定了涵盖各个业务内容的培训计划,以满足其全面发展的培训需求,将个别能力提升培训向培养成才转变,真正做到队伍壮大、能力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