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拟聘人员公示
- 2024年嘉定区教育系统正高级教师晋升三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名单…
- 2024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土建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嘉定区)…
- 2024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机电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嘉定区)…
- 2024年下半年上海市嘉定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2020-05-26 点击数: 次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区工伤认定管理事务中心紧盯当前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和突出问题,通过推进便捷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三个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一、转变职能,推动服务便捷化
区工伤认定管理事务中心有效推进认定鉴定便捷化服务。一是优化窗口设置。对标人社部便捷化服务标准,实施窗口受理流程再改造和全员培训,实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业务进驻同一大厅和“一窗受理”。二是重订办事规则。改变了原先对外服务时间规定,重新制定窗口工作人员流转值班制度,明确权限、责任和要求,打通分工壁垒,实行工作日全时段办理各类服务事项。三是精简材料流程。按照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协同办理的要求,切实减证便民,取消不必要或重复提交的证明和材料,畅通工伤康复和建筑业按项目参保工伤认定申请“绿色通道”。四是实施网上缴费。劳鉴费通过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缴纳,劳动能力鉴定费收据改用电子票据,办事人员缴费成功后通过“一网通办”网站及“随申办市民云”APP即可查看电子票据。五是开设鉴定专区。配置专业化的医疗设备,邀请鉴定专家进驻中心,简化鉴定环节,加快鉴定流程,为伤者提供一个与专家、中心工作人员密切沟通交流的工作平台。六是便民共享服务。紧跟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共享经济”思维,主动寻求与社会资源合作,引进共享自助复印机、共享充电宝等第三方设备,给办事人员提供便利。
二、创新机制,打造服务升级版
一是建立“区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总工会五部门联动,进一步研究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并建立区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的工作指导。通过联动执法检查、联动宣传培训、联动政策辅导等举措,进一步帮助企业树立工伤预防意识,从源头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二是建立伤病关联性医学咨询和疑难鉴定案件的会商讨论机制。加强与劳鉴专家、司法鉴定机构的对接,实施片区疑难案件讨论和分类处理办法,通过内部开展先期讨论和参加静安法院管辖片区疑难案件会商讨论平台,有效提高定案的准确度。同时,新增专家专业答疑,在作出鉴定结论前当面解释定级原因,开设公益律师服务专窗,每日“坐堂”解答专业法律问题,在第一时间、近距离化解特殊矛盾。三是建立疫情期间“四办”常态化服务机制。积极推行工伤认定“邮寄办”“高效办”“网上办”“安全办”,通过“不见面”服务、预约办理、网上固定证据等方式,既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和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又减少了人员集聚的风险。
三、加强宣传,扩大服务受众面
一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通过嘉定电视台、“上海嘉定”“嘉定人社”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以及日常办案调查过程中,加强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持续加大建筑业工伤保险宣传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联合区卫生健康委、区应急管理局、区总工会、市社保中心嘉定分中心等单位开展工伤保险宣传月和工伤保险“进企业 进车间”集中宣传日活动,努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注工伤保险的浓厚氛围。二是开展“阳光工伤”主题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部分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展“走进企业 走近职工”“展示住院康复功效,提升公众康复意识”阳光工伤主题活动,加强工伤业务培训和宣传,为工伤矛盾突出的地区和企业提供精准化的政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