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深挖潜力凝聚合力 “网上调解”初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数:


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月10日起暂缓办理调解仲裁申请事宜,全面推广网上调解”等工作要求,嘉定区区、镇两级调解仲裁部门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努力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有效促进疫情期间全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截至3月24日,各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通过“网上调解”办结案件200件中,达成调解协议及和解166件,为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等共计90余万元。

一、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局劳动关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推广“网上调解”工作,先后走访全区12个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并要求区、镇两级调解仲裁部门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尤其是要将全面推广“网上调解”放到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中来定位、思考和把握,站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谋划和推进,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敢于担责担难,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当事人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解服务,既要保障好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有序推进,稳步落实

一是部署到位。根据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筹安排和工作要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结合实际、因时因势,自1月29日起,陆续向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发布了一系列工作通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将做好接待受理窗口疫情防控措施、暂缓办理调解申请事宜、施行“一次性接待”原则、推广“网上调解”等工作一一予以落实,在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同时,满足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维权需求。

二是宣传到位。通过“嘉定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申请人,我们线上见”,充分宣传“网上调解”灵活、便捷的优势,大力倡导争议当事人通过“网上调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及各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接待受理大厅的醒目位置张贴“上海人社”APP二维码及详细操作步骤,手把手教会当事人如何申请。截至3月24日,疫情期间共通过“网上调解”受理调解案件540件,单日申请数最多达60余件。

三是规范到位。针对“网上调解”尚无统一的工作规范,且基层调解员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现实困境,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征求各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网上调解”案件全流程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包括受理申请、开展调解、达成协议、案卷归档、系统结案等各个环节,确保调解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是引导到位。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每两周对“网上调解”案件受理、办结以及调解成功等数据进行分析汇总,通过工作专报的形式向各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进行反馈通报,同时分享部分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成功案例,以求在提升基层调解组织整体水平的同时,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各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调解员结合自身实际,拓宽工作思路,创新调解方式,运用微信、钉钉、QQ等社交平台开展“网上调解”,成功克服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有效稳妥做好疫情期间劳动争议调处工作。

三、激发活力,提供助力

一是简化办案补贴申报审核流程。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落实调解经费,对调解员进行办案补助”的工作要求,嘉定区自2019年起开展“以案定补”工作,但原有的调解办案补贴使用管理办法仅适用传统线下调解工作模式,对于“网上调解”案件暂未开启补贴通道。为了肯定和激励调解员同步推进线上、线下调解工作,加强“网上调解”工作内动力,将“网上调解”成功案件纳入以案定补工作范围,明确补贴范围、条件和标准,同时,精简申报材料和审核流程,进一步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网上调解”工作活力。

二是分类指导。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紧密联动,为基层调解组织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网上调解”工作实效性。一方面就共性问题统一答复,由局劳动关系科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关系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以简洁明了的问答形式通过“嘉定人社”等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广而告之。另一方面对疑难问题开展点对点沟通,充分发挥仲裁员分片联系街镇调解员工作机制和劳动监察片区指导员制度的优势,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为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提供“全覆盖、点对点、无时差”的指导服务,做到文件精神及时传达、政策问题立即解答、疑难案件共同化解。

三是应急联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劳动关系群体性突发矛盾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矛盾,要求基层调解组织在15分钟内电话上报,区级部门在第一时间整合力量,安排专人下沉基层指导服务。